進程二十七
新婚燕爾,情意綿長。
陛下每日議政辦事亦如先前暢快,将衣袖背在身後,灑脫前行。
可在此之上,還有幾件大事,瘋瘋癫癫的顧美人和關在冷宮的廢後。
“陛下,齊氏謀反了——”
瞬間,朝廷哄然。
陛下端坐着,面色淡然略些神氣,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。
齊氏是密謀,可區區幾百暗衛如何抵抗百萬軍馬。草草起兵,短短兩日半便拜下陣來,自讨苦吃。
齊氏全族伏誅,連孩童都未放過。
陛下堅信“血脈親情”。
皇後站在政殿外,細細聽着發落齊氏。
“謀反之罪不可饒恕,齊氏女眷流放,男丁盡數斬殺,廢後賞鸩酒吧。”
忽而聽到門外一聲動靜,君臣自門外望去。陛下揚了揚嘴角,“皇後,進來吧,這鸩酒你給廢後送去。”
皇後悄然進門,莊重行禮回應:“妾,遵旨。”
在坤福宮,她可以是陛下的妻子,可在朝臣面前她只能是臣子。
皇宮最西側,陰暗濕漉,已然盛夏可屋頂依舊潮濕,自屋檐滴下,滴答滴答,似是訴述冷宮的沉寂。
吱————
陰暗的室內照進一束光,顯得格外晃眼。慘敗的木桌上放着一碟爛白菜和發黴的饅頭。
廢後癱坐在冷榻旁,實不情願睜開一只眼,她好久沒見過這麽亮的光了。
皇後愣了一下,徑直坐在木椅上。
“別坐,髒。”廢後語氣裏滿是驚恐和嫌棄。
廢後費力站起,瞥見了內侍端着的鸩酒,“你是來送我的?”
皇後沒有說話,點了一下頭。
廢後拎起水壺,奮力摔在地上,吓得随從的內侍連連退後。
“閑散物件,打擾我和皇後敘舊情。”複而緊湊在皇後身側。
廢後冷笑,“皇後,這身衣裳合身嗎?”
皇後還是沒有說話,只是直愣愣地盯着她,她在找曾經的齊氏。
“齊氏一族謀反,如今全族伏誅,陛下念及夫妻之情,留你全屍。”
廢後笑得輕蔑,“夫妻之情?這是說給世人聽得。”
“他要向世人證明他是好皇帝,可功不及過,大開殺戮,誅臣弑母,他遲早遭報應!!”廢後怒聲咆哮。
皇後氣不過,打了她一巴掌,兩名內侍又将廢後摁在地上,皇後沉下一口氣:“陛下的功績自有臣民評判,還請你慎言。”
皇後嘆了口氣,看着廢後眼神間透出的蒼涼,“你可曾後悔過?”
廢後梗起頭,冷笑着聲音顫抖,“那道诏令是父命也是君恩,即使做了政權的犧牲品,我也心甘情願。若怪,只怪我姓齊。”
“放開我。”廢後怒斥左右內侍,顫顫巍巍走到皇後身旁,湊近耳側,“皇後,我只記得你姓高,可你叫什麽,叫什麽啊!”随之大聲冷笑,其中夾雜着多少心酸苦痛。
将那杯鸩酒一飲而盡,“來世,我只是我自己……”松了腿腳,直愣愣倒在地上。
皇後別過身去,不忍再看,她的淚不受控制滾滾而下。
陛下吩咐,廢後安于亂葬崗,于實錄中抹去其一切痕跡。
說來,皇後也不記得自己叫什麽,只記得廢後姓齊,自己姓高,這是趙家的天下。
自冷宮出來,皇後一路跌跌撞撞,還是在坤福宮門前重重摔了一跤。看着斑斑血跡,只覺得很刺眼,她有些麻木,感覺不到疼。
半夜,黑雲早已遮蓋住一切,伸手不見五指。
陛下提着刀,來了牢獄。
“齊國公,做囚犯的滋味如何。”
齊國公靠在草垛上,惺忪睜開眼,輕蔑一笑,“有勞陛下大駕光臨。”複而撇到那把刀,“怎麽?來殺我。”
“你不配!”陛下死死瞪住,不敢松懈。
“毛小子,你知道些什麽,你親爹娘都不要你!”
那根刺狠狠戳在陛下的心裏,将刀抵在齊國公的脖子上,“你最好給我閉嘴。”
齊國公冷笑,“怎麽?急了,怕了。你在位不短了,應該知道世宗皇帝給你留下的爛攤子。”
“朕自然知道,但你必須死。”陛下的話決絕。
“我爹他就是為了換皇帝,敦素太子該死,先帝福祿不壽,至于你,棄子。就算你想奉養陸氏,可她到底是個什麽身份啊。你要想清楚。”齊國公一字一句,每一句都想刀劍鋒刃。
陛下輕笑,“不急,朕都清楚,明日賞酒送你上路。”
齊國公狂笑,“謝陛下賞賜!”
第二日行刑後,判官來報,說齊國公留下一句話。
“齊某死在如今陛下手裏,足矣!”說罷,将送行酒一飲而盡。
陛下只是揚了揚嘴角,他并不在意齊國公說了什麽,總歸知道了什麽。
他安坐于政殿,盤算着下一步計劃。
鼎壽五年冬月,新麗來犯。
孟源君早已發覺自己被女子玩弄于股掌,他在等時機。他算準,冬月嚴寒,徽軍會消極怠戰。可他沒有算準,就算是嚴寒,徽軍照樣能踏平他的新麗。
陛下在窗前觀賞着此時的雪景,潇潇而下,盛絮揚飛。
皇後自密匣中取出新麗王玺,“陛下會勝的,行軍者不可急躁,輕敵。反觀新軍已經急了……”未說完,陛下便堵住她嘴。
皇後漲紅了臉,微微低下頭,“還有不可貪戀兒女情長。妾,等你回來。”
那日,她替她的丈夫披上了甲胄,自城外送出了城。
百萬軍馬,為首的徽字軍旗,浩浩蕩蕩駛去邊疆。
新徽之戰,陛下禦駕親征,着令皇後監國,特召永陵王回京輔佐。
此戰必勝!!
大雪下得很急,很緊,冰封住了來往的宮道,也封住了人心。
皇後翻閱永陵王的奏折,咽下一口怨氣,長嘆道:“永陵王,你自己看看,藩王私查敦素東宮之事乃是大罪,一旦事發,本宮保不了你,朝堂之上群臣彈劾,便是死路,你怎能這般糊塗。”
永陵王直直跪在地上,義正言辭,“是臣思慮不周,讓娘娘擔憂了。”
皇後緩緩走到永陵王身前,湊到身前,“殿下,若本宮告訴你,敦素太子暴斃一事沒有隐情,你還會查嗎?”
永陵王緩緩擡頭,眼神堅毅:“臣,只求一個真相。”
“無隐情,正如現實那般暴斃而亡。”皇後的眼神異常堅毅。
她不願告訴永陵王真相——敦素太子的死因,她寧願麻痹自己,始終記得那個慈愛的敦素太子。
“本宮會請忠義的文臣,重修敦素實錄,嚴大哥,收手吧。”
永陵王正視皇後,他的眼圈漸而紅潤,在他眼裏面前的中宮是他的親人。
“臣鬥膽一問,娘娘想用哪位文官。”
皇後揚了揚嘴角,扶起永陵王,“就是當年在宮道喝酒作賦被變得王大人,我們還親眼瞧見了。”
皇後與永陵王相視捧腹大笑。
随即皇後神色變得凝重,遣走了所有內侍,政殿的門被關上,光線略顯黯淡。
自燭火前,燒毀了幾日的軍報,“陛下召你回來,不僅僅是輔佐這麽簡單。”皇後喟嘆,“徽朝的君主會回到你手裏。”
永陵王只覺得後背一陣涼,“娘娘,您慎言。”
“本宮不可生育。”此話一出,便如一支冷箭插入永陵王心裏,随即又變暖了。
他的兒子有做皇帝的機會,他的親人會有無子之痛。
“陛下不肯納後宮,願與本宮長相厮守,本宮理解,可他是皇帝,終究要有父死子繼。除非有旁的選擇,那只能是你的兒子。可惜都是庶子,所以你要有一個強大的岳家,你的兒子需要一個嫡母。”
永陵王已猜到皇後的用意。
“你的側妃江氏也殁了,這樣明年初春你娶了衛将軍的嫡長女吧。”
衛淇!“娘娘,衛姑娘已嫁,臣總不能強奪□□。”
皇後笑了,“本宮怎麽會讓你落得這樣的名聲,衛淇在鼎壽三年便合離了,當年苦苦追随又何必呢,還不是走了這一步。”
永陵王嘴上沒說什麽,但心裏早已竊喜,這個秘密藏在他心裏好久了。當年的馬會,他偷偷出門,第一眼便喜歡上了那個潇灑歡脫的衛家姑娘。